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1996年11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現已發展成為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業集團,產業覆蓋消費品、工業品、通信設備等領域。2019年,公司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05.08億元,凈利潤246.97億元,公司稅收貢獻157.90億元,連續13年位居家電行業納稅第一。
公司現有9萬多名員工, 在國內外建有15個生產基地和7個再生資源基地,覆蓋從上游生產到下游回收全產業鏈,實現了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公司建有15個研究院,共有126個研究所、1045個實驗室。經過長期沉淀積累,目前累計申請國內專利81391項,其中發明專利41498項;累計授權專利45772項,其中發明專利10762項,申請國際專利3888項。在2020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排行榜中,格力電器排名全國第六,家電行業第一?,F擁有31項“國際領先”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2項,中國專利獎金獎4項。據日經社2019年統計發布,格力家用空調全球市場占有率達20.6%,連續14年穩定保持全球第一。在國內市場,格力中央空調連續9年占有率全國第一。
二、建設目標
作為“中國制造”的龍頭企業,格力電器一如既往地堅守實體制造,勇擔社會責任,推動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通過產教融合深化改革,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和《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和《廣東省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通過試點改革,深化格力明珠產業學院建設,籌建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打造制造業工匠人才培育搖籃,深化產教融合,推進協同育人。
三、建設基礎
公司具備產教融合的示范建設良好條件。格力電器始終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建立了格力獨特的人才自主培養模式,滿足企業崗位需求的高質量培訓效果。公司在職業能力培訓方面,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培訓教育體系,沉淀了一批優秀的教育資源?,F有內部專、兼職講師800名,精品課程超過1000門,有非常良好的資源基礎。格力具備功能齊全的培訓基礎場所,當前內部建成了可同時容納學員1000人的員工培訓中心,籌建了獨具特色的質量意識、實操訓練、售后技術、海外客戶、產品體驗、裝備實訓、安全生產等教育基地。格力高度重視合作交流,同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院、美國馬里蘭大學等近百所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定期邀請各領域優秀師資開展技術、技能培訓。
四、建設任務
(一)格力明珠產業學院建設
聯合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建設格力明珠產業學院,學院立足高端制造,聚焦“雙智”戰略,開展校企融合定制,聯合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加快推進格力明珠產業學院工作,充分運用企業與高校兩種有利體制,采用“四位一體”的創新教學模式機制,堅持以“定制化理論通識教學為基礎,格力自主實踐經驗為內核,塑造軍事素養意識為靈魂,培育雙元制實踐技能為原則”的育人核心,打造實為所用人才培育模式。在教學實踐中,探索試點國家1+X 證書制度、校企“雙元”育人、“雙師型”教師隊伍,加強培訓基地內涵建設,推進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有效落地。
根據建設規劃,學院堅持產學研協同的開放式辦學模式,開設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云計算技術與應用、大數據技術與應用、計算機應用技術、物流管理、制冷與空調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移動應用開發(工業APP)、工業網絡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焊接技術及自動化、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智能控制技術等專業,2023年專業規模滿足在校生人數3000人以上。
學院聯合建設師資、場地、設備等軟硬件資源投入,企業提供智能裝備、實驗檢測、設備操作與維護等廠內實習,滿足聯合產業學院現有各個專業教學實訓的需要。學院教學設計在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同時,充分滿足企業定制化的人才培養需求。課程設計遵循教學大綱與格力需求互補結合形式,滿足企業用人需求的理論和實操,技能和意識的教育綱要,實現工學交替的職業素質教育。
(二)籌建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認真貫徹落實“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率先”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打造新型高端技能型人才教育高地。依據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路徑,緊密圍繞新型制造企業的高技能人才市場需求,依托格力電器中國制造民族品牌的發展經驗和文化基礎,通過整合內外部資源優勢,高標準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進一步創新教學體制、機制,探索企業職業教育的發展模式。
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培養、評價、驗收和激勵的工作體系。緊緊貼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面向先進制作和新興產業板塊,重點通過建設精密模具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技術、制冷技術與服務等3個中國制造業發展且緊缺的工種,著力開展戰略新興產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項目建設完成后不僅實現高技能人才培養能力的全面提升,而且在教學模式、教學質量等方面發生質的飛躍?;貙⒘⒆愀窳﹄娖魅a業鏈,面向中國制造行業;輻射珠三角、影響全中國;培育新型制造業發展所需實用型高端技能操作人才,為更多企業在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中的起到引領帶動作用。
籌建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以現有格力核心的技術、精湛的工藝、強大的生產為輻射和延伸,依托各個實驗、檢測、生產實體實景,圍繞“智能制造、精密模具、制冷技術與服務”,可立足“基于制造業需要、企業發展實際”培育更多新產業、創新型、應用性高技能人才,支持廣大制造型企業轉型升級。依靠基地,推動格力電器優秀管理經驗、企業文化、工匠精神傳播應用,成為引領中國制造的有效途徑。通過基地與高校、培訓機構的合作與探索,促進制造業人才培養交流與融合,將基地打造成制造業高技能人才聚集中心和獲取關鍵信息、整合關鍵資源的良好平臺。
(三)打造制造業工匠人才培育高地
根據國家技能型人才工作規劃與政策部署,結合“廣東技工”相關政策,建立格力獨具特色的高質量技能人才培養機制,深化技能人才培養效果,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的引領示范作用。結合中國制造的發展路徑,以格力電器品牌發展經驗和文化底蘊為基礎,充分應用格力獨創的人才自主培養模式,突出2+2(理論+實操、技能+意識)技能員工培養模式、技能員工發展四步曲(一線員工—技能工—技能優秀工—技能精英)、格力電器技師工作站、創新開展技能大師、技能精英經驗萃取、“匠心筑夢”勞動技能大賽等舉措,培養適應生產模式向自動化、智能化轉型,滿足應用型高技能綜合性技工人才培養目標,突出“高職業素養、高技能水平”標準企業發展所需的實用人才。
積極拓展在高技能培訓的過程中,解決社會就業問題,為社會創造就業崗位,同時有效開拓職業院校資源,加深校企合作,打造以“積極洽談、深度合作、開拓創新、嚴格驗收、互利共贏”為導向的校企合作人才供應鏈模式,實現校企合作無縫對接。面向社會,采用“訂單式”“定向式”技能提升培訓,提升青年技工技能水平,為行業輸送高水平技能人才。
格力通過產教深度融合,嚴格按照《關于做好2017年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2017〕2601號)文件要求,承擔珠海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打造珠江口西岸高端產業集群的重任。堅持“高端引領、省級示范、國內領先、國際水準”的辦學目標,緊密結合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重點實施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項目,打造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高地,為企業和社會輸送高質量技能人才。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4月25日